位置:首页>新闻>新闻 > 【金翎奖最佳】屠龙刀真正奥秘上集:武林至尊一场空 皇权贪恋成恶龙

【金翎奖最佳】屠龙刀真正奥秘上集:武林至尊一场空 皇权贪恋成恶龙

关键词 : ,金庸群侠传Online至尊服-决战京城

字号:-+ 转发:

血海深仇,谢逊夺刀

谢逊,这位在江湖中有着 “金毛狮王” 之称的奇人,原是明教四大法王之一,他的人生本是一片坦途,却因一场灭门惨案,被卷入了无尽的黑暗漩涡。​

谢逊十岁时,拜入 “混元霹雳手” 成昆门下,刻苦学习武艺,在武学上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。二十三岁时,他离开师门,娶妻生子,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,还加入了明教,成为四大护教法王之一。然而,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至极的玩笑。在他二十八岁那年,成昆佯装喝醉,闯入他的家中,将他的全家十三口残忍杀害,襁褓中的儿子也未能幸免,被摔得血肉模糊 。​

这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,让谢逊的世界瞬间崩塌。他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,内心充满了痛苦、愤怒与绝望。从此,他断指立誓,要向成昆复仇,并且不再相信任何人。在复仇的道路上,谢逊逐渐迷失了自我,他滥杀无辜,每杀一人,便在墙上留下 “杀人者混元霹雳手成昆” 的字样,试图以此引出成昆。​

为了寻找成昆,谢逊四处闯荡江湖,他的行为变得越来越疯狂,手段也愈发狠辣,成为了武林公敌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甚至打死了前来劝诫的少林空见大师。空见大师是成昆的师父,武功高强且心怀慈悲,他本想以自己的力量化解谢逊与成昆之间的仇恨,却不幸命丧谢逊之手。这一事件让谢逊的内心充满了愧疚,但他的复仇之心却并未因此而熄灭。​

在江湖传说中,屠龙刀乃神兵利器,得之者可号令天下。谢逊深信,拥有屠龙刀便拥有了强大的力量,或许能以此找到成昆并将其击败。于是,他踏上了寻找屠龙刀的征程。四十一岁时,谢逊听闻天鹰教在王盘山举行扬刀立威大会,展示屠龙刀。他毫不犹豫地前往王盘山,凭借着高强的武功和那令人胆寒的狮子吼神功,成功抢夺了屠龙刀。

 

 

江湖再会,风云又起​

 

多年时光如白驹过隙,在冰火岛的宁静岁月里,张无忌茁壮成长,谢逊传授给他的武功秘诀,为他打下了坚实的武学基础。而在中原大地,江湖依旧是那个充满纷争与传奇的江湖,只是各方势力在岁月的洗礼下,发生了诸多变化。​

张无忌回到中原后,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。他机缘巧合之下,练成了绝世武功 “九阳神功” 和 “乾坤大挪移”。凭借着这两门神功,张无忌在江湖中崭露头角。当时,明教因教主阳顶天失踪,内部纷争不断,四分五裂,还被江湖各大门派视为 “魔教”,遭到围剿。在六大派围攻光明顶的关键时刻,张无忌挺身而出,以一己之力化解了明教的灭顶之灾。他的英勇表现和高强武功,赢得了明教众人的敬重与拥护,最终被推举为明教教主 。​

在张无忌成为明教教主后,他致力于整顿明教,消除与各大门派之间的误会,试图让明教摆脱 “魔教” 的恶名,走向光明正道。然而,江湖的纷争远不止于此,各方势力对明教的态度依然复杂,矛盾和冲突随时可能爆发。​

与此同时,周芷若也在峨眉派中刻苦修炼,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弟子。她本是汉水河畔的渔家女,与张无忌在儿时便有过一段美好的相遇。那时的周芷若,善良纯真,对张无忌关怀备至,两人之间有着一份纯真的情谊。后来,周芷若被张三丰送往峨眉派,拜灭绝师太为师,从此踏上了习武之路。​

在峨眉派,周芷若谨遵师命,勤奋修炼武功。灭绝师太对她寄予厚望,不仅传授她峨眉派的绝学,还将自己的人生理念和对明教的仇恨灌输给她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周芷若逐渐成长为一个容貌秀丽、武功高强且心思细腻的女子。然而,她的内心始终被师父的教诲和对张无忌的感情所困扰。​

当张无忌成为明教教主的消息传遍江湖时,周芷若的内心掀起了波澜。她与张无忌在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一役中重逢,此时的他们,身份地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周芷若身为峨眉派弟子,背负着师父对明教的仇恨;而张无忌则是明教教主,肩负着带领明教走向光明的重任。两人相见,情感复杂,既有儿时的纯真回忆,又有因立场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纠结。​

灭绝师太一直将倚天剑视为峨眉派的镇派之宝,她深知倚天剑和屠龙刀中隐藏着巨大的秘密。相传,得倚天剑和屠龙刀者,可获得绝世武功和兵法秘籍,从而称霸武林,甚至号令天下。灭绝师太一心想要光大峨眉派,将驱除蒙元、恢复汉人江山的重任寄托在周芷若身上。在她临终之际,逼迫周芷若发下毒誓:日后若对魔教教主张无忌心存爱慕,若和他结成夫妇,亲身父母死在地下,尸骨不得安稳,师父灭绝师太必成厉鬼,令其一生日夜不安,若和他生下儿女,男子代代为奴,女子世世为娼 。​

这个毒誓如同一道沉重的枷锁,紧紧束缚着周芷若的内心。她一方面对张无忌有着深厚的感情,难以割舍;另一方面,又不敢违背师父的遗命,陷入了痛苦的两难境地。在这种矛盾的心境下,周芷若的性格逐渐发生了变化,她开始变得心机深沉,为了完成师父的遗愿,不惜一切代价。

 

灵蛇岛变,阴谋初显​

 

在江湖各方势力的暗流涌动中,张无忌、谢逊、周芷若、赵敏等人,因种种机缘巧合,齐聚灵蛇岛。这座孤悬海外的小岛,一时间成为了各方矛盾的汇聚之地,一场惊心动魄的阴谋也在此悄然上演。​

刚上灵蛇岛时,众人之间的关系就微妙而复杂。张无忌身为明教教主,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,他的心中既有对明教的责任,又有对爱情的迷茫。赵敏,这位元朝郡主,古灵精怪,聪明伶俐,对张无忌一往情深,却因身份的对立,与张无忌之间的感情充满了波折。周芷若,在师父灭绝师太的遗命和对张无忌的感情之间苦苦挣扎,内心的矛盾日益加深。而谢逊,虽然失明多年,但凭借着深厚的内力和丰富的江湖经验,依然在众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​

在灵蛇岛上的日子里,周芷若看到张无忌与赵敏亲近,心中妒火中烧。她本就因师父的遗命和对张无忌的感情而内心纠结,如今看到张无忌与赵敏之间的亲密互动,更是让她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。周芷若深知,倚天剑和屠龙刀中隐藏着绝世武功和兵法秘籍,若能得到它们,不仅可以完成师父光大峨眉派、驱除蒙元的遗愿,还能在江湖中拥有无上的地位。而此时,倚天剑在赵敏手中,屠龙刀在谢逊手中,张无忌又与赵敏关系密切,这让周芷若觉得自己获取刀剑的希望十分渺茫。​

经过一番深思熟虑,周芷若决定铤而走险。她趁众人不备,偷偷使用赵敏的十香软筋散给大家下药。十香软筋散是一种极为厉害的毒药,中毒者全身酥软,内力全失,任人宰割。周芷若巧妙地将毒药混入众人的饮食之中,使得张无忌、谢逊、赵敏、珠儿等人纷纷中毒倒地,昏迷不醒。​

在众人昏迷后,周芷若露出了她的真面目。她先是偷走了倚天剑和屠龙刀,这两把绝世神兵落入她的手中。随后,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,做出了更加令人发指的行为。她残忍地杀害了珠儿,珠儿是张无忌的表妹,对张无忌一往情深。周芷若嫉妒珠儿与张无忌的关系,认为她也是自己与张无忌之间的阻碍,于是痛下杀手。她用倚天剑划花了珠儿的脸,将其杀害后,还伪造了现场,让人以为是赵敏所为。​

接着,周芷若用岛上唯一的船只放走了赵敏。她将赵敏放在船上,任由船只在茫茫大海中漂泊,生死未卜。她这样做,一方面是为了嫁祸赵敏,让张无忌相信这一切都是赵敏的阴谋;另一方面,也是想彻底除掉这个情敌,让自己在张无忌心中的地位更加稳固。​

做完这一切后,周芷若回到众人身边,假装自己也中了毒,对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。当张无忌等人醒来后,看到眼前的惨状,顿时惊呆了。珠儿惨死,倚天剑和屠龙刀失踪,赵敏不见踪影,而现场的种种迹象都表明,这一切都是赵敏所为。张无忌悲痛欲绝,他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,对赵敏的恨意也达到了顶点。他怎么也想不到,自己深爱的人竟然会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。​

周芷若则在一旁假装柔弱可怜,哭诉着自己的遭遇,进一步加深了张无忌对赵敏的误解。她巧妙地利用张无忌的感情,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受害者,让张无忌对她产生了同情和保护欲。在张无忌心中,周芷若一直是那个善良纯真的女子,他从未怀疑过她。而此时,面对眼前的一切,他自然而然地相信了周芷若的话,认定赵敏就是罪魁祸首。​

灵蛇岛上的这场变故,让众人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折。周芷若的阴谋得逞,她成功地获取了倚天剑和屠龙刀,还嫁祸给了赵敏,让自己在这场江湖纷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。然而,她的行为也彻底改变了她与张无忌之间的关系,让他们之间的感情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挽回。而张无忌,在失去了表妹珠儿和对赵敏的信任后,陷入了痛苦和迷茫之中,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一切,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该何去何从。

 

真相渐明,恩怨纠葛

 

张无忌一心想要找到赵敏,向她问个明白,为表妹珠儿报仇。他四处打听赵敏的下落,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矛盾。一方面,他深爱着赵敏,难以相信她会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;另一方面,眼前的证据又让他不得不怀疑赵敏。​

随着调查的深入,一些细微的线索开始逐渐浮出水面,这些线索似乎都在指向周芷若。张无忌心中虽不愿相信,但事实却越来越清晰。与此同时,江湖中也开始流传一些关于灵蛇岛事件的传闻,人们对倚天剑和屠龙刀的失踪、珠儿的惨死议论纷纷,猜疑和恐慌在江湖中蔓延。​

就在众人对灵蛇岛事件议论不休之时,黄衫女子神秘现身。黄衫女子是杨过与小龙女的后人,她看似二十六七岁,风姿绰约,容貌极美,态拟神仙,因长期生活在古墓,常年不见太阳,所以脸色苍白,无半点血色。她第一次出场便揭穿了陈友谅的阴谋,帮助丐帮帮主史火龙的遗孤史红石夺回了帮主之位 ,在江湖中留下了神秘而又强大的印象。此次现身,她直奔众人聚集之地,目光如电,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。​

黄衫女子当众揭露周芷若的所作所为,将她在灵蛇岛上偷取倚天剑和屠龙刀、杀害珠儿、嫁祸赵敏的真相一一说出。她的声音清脆悦耳,却如同炸雷一般,在众人耳边响起,引发了江湖的巨大震动。众人听闻,顿时一片哗然,纷纷将目光投向周芷若,眼神中充满了震惊、愤怒和疑惑。​

周芷若面对黄衫女子的揭露,起初还试图狡辩,但在铁证如山面前,她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。她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,心中又惊又怒,却又无可奈何。她深知,自己精心策划的一切如今已彻底败露,多年来苦心维持的形象也瞬间崩塌。​

张无忌听到黄衫女子的揭露,整个人如遭雷击。他呆呆地看着周芷若,眼中充满了痛苦和难以置信。他怎么也想不到,那个他曾经深爱的、纯真善良的周芷若,竟然会做出如此可怕的事情。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,一方面,他对周芷若的所作所为感到无比愤怒和失望;另一方面,曾经与周芷若相处的点点滴滴又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,让他难以割舍这份感情。​

明教众人得知真相后,对周芷若的行为极为愤慨。他们认为周芷若的行为卑鄙无耻,严重损害了明教的利益和声誉,纷纷要求张无忌为珠儿报仇,严惩周芷若。而峨眉派的弟子们,面对掌门人的丑事被揭露,也感到无比震惊和羞愧。他们中有些人对周芷若的行为表示不理解和失望,而另一些人则出于对门派的维护,试图为周芷若辩解。​

江湖各大门派的态度也各不相同。一些门派与明教素来交好,对周芷若的行为表示谴责,支持张无忌和明教的立场;而另一些门派则心怀鬼胎,试图利用这个机会挑起明教与峨眉派的纷争,从中谋取利益。一时间,江湖中各方势力的矛盾和情感冲突被进一步激化,气氛变得剑拔弩张。​

在这场风波中,谢逊的态度也十分复杂。他一方面为珠儿的惨死感到悲痛和愤怒,对周芷若的行为感到不齿;另一方面,他又念及张无忌与周芷若曾经的感情,不愿看到张无忌过于痛苦。他试图从中调解,希望能够化解这场恩怨,但却发现事情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。​

黄衫女子揭露真相后,并未过多停留,她留下 “终南山后,活死人墓,神雕侠侣,绝迹江湖” 的话语,便飘然而去。她的离去,让这场风波更加扑朔迷离,也让众人对未来充满了担忧和迷茫。张无忌望着黄衫女子离去的方向,心中五味杂陈。他知道,从这一刻起,他与周芷若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,而江湖的纷争也将因为倚天剑和屠龙刀的秘密而变得更加激烈。

 

徐达挥刀,屠龙刀下的元军覆灭​

 

在明教众人的努力下,屠龙刀得以重铸。张无忌手持重铸后的屠龙刀,威风凛凛,那乌沉沉的刀身仿佛诉说着往昔的血雨腥风。此时的江湖局势已悄然改变,元朝的统治摇摇欲坠,各地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。张无忌深知自己志不在此,他虽拥有绝世武功和屠龙刀这等神兵,但对权力争斗毫无兴趣。在与赵敏浪迹天涯之前,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,将屠龙刀交给了徐达。​

徐达,这位明朝的开国元勋,不仅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,还为人正直,忠诚不二。张无忌相信,只有他才能真正发挥屠龙刀的作用。徐达接过屠龙刀,只觉手中一沉,一股使命感涌上心头。他明白,这把刀不仅是一件兵器,更是一种责任,承载着无数人的期望。​

有了屠龙刀,徐达如虎添翼。此时,他手中还有张无忌一同交付的《武穆遗书》,这部兵书乃岳飞所著,其中定谋、审事、攻伐、守御、练卒、使将、布阵、野战,以及动静安危之势,用正出奇之道,无不详加阐述 。徐达日夜研读,将书中兵法与实际战事相结合,军事才能更上一层楼。​

战场上,徐达手持屠龙刀,身先士卒,那刀在他手中虎虎生风,每一次挥舞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,令敌人闻风丧胆。他指挥着明军,如臂使指,时而排兵布阵,以强弓硬弩压制敌人;时而发起冲锋,以骑兵的迅猛之势突破元军防线。在屠龙刀的号令下,明军士气高昂,如同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。​

在一场关键战役中,元军集结了大量兵力,试图做最后的挣扎。他们的骑兵如潮水般涌来,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。徐达却毫不畏惧,他根据《武穆遗书》中的策略,巧妙地布置防线,将步兵和长枪兵置于前列,组成坚固的防线,抵御元军骑兵的冲击。同时,他命令弓箭手在两翼待命,等待时机发动攻击。当元军骑兵靠近时,徐达一声令下,明军的长枪如林般竖起,挡住了元军的冲锋。紧接着,弓箭手万箭齐发,箭雨如蝗般射向元军,元军阵脚大乱。​此时,徐达手持屠龙刀,亲自率领精锐骑兵从侧翼杀出。屠龙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,徐达宛如战神下凡,冲入敌阵,无人可挡。他左劈右砍,元军士兵纷纷倒下。在他的带领下,明军骑兵势如破竹,将元军的阵型彻底冲散。元军士兵见势不妙,纷纷逃窜,明军乘胜追击,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。​

此后,徐达率领明军势如破竹,接连击败元军。在一次次的战斗中,屠龙刀见证了徐达的英勇和智慧,也见证了元军的覆灭。终于,在徐达的努力下,明朝建立,天下初定。屠龙刀也随着徐达的战功,成为了明朝开国的象征,被视为镇国之宝。​

 

皇权易主,屠龙者终称恶龙

 

明朝建立后,屠龙刀作为开国的象征,被朱元璋收入宫中 。朱元璋对屠龙刀极为重视,将其放置在皇宫的宝库中,派重兵把守。在他眼中,屠龙刀不仅是一件神兵,更是他皇权的象征,代表着他平定天下的功绩和无上的权威。​

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屠龙刀在明朝宫廷中的象征意义逐渐发生了变化。起初,它是激励明朝君臣奋发图强、保家卫国的精神支柱,每当有外敌入侵或国内动荡时,朱元璋总会想起屠龙刀的威力,以及自己当年逐鹿中原的艰辛,从而坚定自己的统治决心。但随着朱元璋的统治逐渐稳固,他的猜忌心也越来越重。他开始担心,屠龙刀这样的神兵利器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,威胁到自己的皇位。​

于是,朱元璋对屠龙刀的态度变得复杂起来。一方面,他依然将屠龙刀视为珍宝,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仪式,祭祀屠龙刀,以彰显自己的皇权;另一方面,他又对屠龙刀充满了忌惮,下令严禁任何人私自谈论屠龙刀的下落和威力,更不许有人觊觎这把宝刀。在朝堂上,屠龙刀也成为了一个敏感的话题,大臣们不敢轻易提及,生怕触怒龙颜。​

这种变化对朝堂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一些大臣为了讨好朱元璋,纷纷上表称赞屠龙刀的神威,将其与明朝的国运联系在一起。他们认为,有屠龙刀的庇佑,明朝必将长治久安。而另一些大臣则看出了朱元璋的猜忌之心,他们担心,屠龙刀会成为引发朝廷内乱的导火索。因此,他们在朝堂上保持沉默,不敢轻易表态。​

在朱元璋晚年,他的猜忌心愈发严重,对功臣宿将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。徐达作为明朝的开国元勋,曾手握屠龙刀,自然也成为了朱元璋的眼中钉。尽管徐达对朱元璋忠心耿耿,但朱元璋还是担心他会夺取屠龙刀并倚靠屠龙刀的威力谋反。于是,他暗中派人监视徐达,寻找他的把柄。

最终,徐达在朱元璋的猜忌和打压下,郁郁而终。屠龙刀也随着他的离世,彻底失去了昔日的光芒。在明朝的宫廷中,屠龙刀成为了一段尘封的历史,只有少数人还记得它曾经的辉煌。​

 

清军入关,皇太极的屠龙令之谋​

 

时光流转,明朝末年,天下大乱,李自成的大顺军攻破北京,崇祯皇帝自缢煤山 ,明朝覆灭。然而,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尚未稳固,清军便在多尔衮的率领下,于吴三桂的接应下,顺利入关。这一历史事件,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,也让屠龙刀的命运再次发生了重大转折。​

皇太极,这位清朝的开国皇帝,在听闻屠龙刀的传说后,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他深知,屠龙刀不仅是一件神兵利器,更是一种象征,代表着无上的权力和统治地位。于是,他派遣多尔衮率领大军,四处寻找屠龙刀的下落。​

多尔衮,这位皇太极的弟弟,也是清朝的重要将领,奉命出征。他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,但他毫不畏惧。他带领着清军,一路南下,所到之处,势如破竹。终于,在明朝皇宫的宝库中,多尔衮找到了屠龙刀。当他看到那把传说中的宝刀时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畏之情。​

此时,皇太极早已病逝,年轻的顺治继位,多尔衮将屠龙刀带回盛京,献给了顺治。顺治看到屠龙刀后,心中大喜。他拿起屠龙刀,只觉刀身沉重,寒光闪烁。然而,当他仔细端详屠龙刀时,却发现刀身上似乎隐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,让他心生畏惧。​

皇太极是一位聪明睿智的皇帝,仅是凭借传闻,生前的皇太极已深知屠龙刀的威力,如果落入心怀不轨之人手中,将会对清朝的统治造成巨大的威胁。此刻的顺势畏惧于屠龙刀的寒气,也叹服于皇太极的见地。于是,顺治参照皇太极的决定将屠龙刀溶解成屠龙令。皇太极生前认为,这样既能保留屠龙刀的神秘力量,又能分散其威力,使其无法被人利用。​

为了确保屠龙令的安全,顺治将其交给了多尔衮,并命令他将屠龙令藏于清朝的龙脉宝藏之中。

多尔衮领命后,带着屠龙令,来到了清朝的龙脉所在地。他经过一番仔细的勘察,最终选择了一个隐秘的地方,将屠龙令藏了起来。他相信,只有这样,才能确保屠龙令的安全,也才能确保清朝的统治长治久安。​

皇太极此举,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考量和心理因素。从政治层面来看,皇太极刚刚建立清朝,政权尚未稳固,需要借助各种手段来加强自己的统治。屠龙刀作为一件具有传奇色彩的神兵,其影响力不言而喻。将其熔成屠龙令,一方面可以消除潜在的威胁,避免有人利用屠龙刀来煽动反清势力;另一方面,也可以将屠龙令作为一种象征,强化清朝的统治权威,让天下人知道,清朝才是天命所归。​

从心理因素来看,皇太极虽然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,但他也有着自己的恐惧和担忧。屠龙刀的传说太过神秘,其蕴含的力量让他感到不安。他害怕自己无法掌控这把刀,更害怕它会给自己和清朝带来灾难。因此,将屠龙刀溶解成屠龙令,对他来说,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,让他觉得自己能够掌控一切。可惜人算不如天算,突然猝死的皇太极并未亲眼目睹到这一天。​

 

阴谋调包,吴三桂与无量山洞的秘密​

 

吴三桂,这位在明末清初历史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,在屠龙令的故事中也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。吴三桂一生历经波折,在明朝时,他作为辽东总兵,手握重兵,肩负着抵御清军的重任。然而,随着明朝的覆灭和李自成大顺政权的崛起,吴三桂陷入了两难的境地。最终,在 “冲冠一怒为红颜” 的传说背后,实则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,他选择了投降清朝,引清军入关 ,成为了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。​

在清朝初期,吴三桂凭借着自己的军事才能和对清朝的 “忠诚”,被封为平西王,镇守云南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吴三桂的野心逐渐膨胀,他不甘心只做一个藩王,开始暗中积蓄力量,试图寻找机会扩大自己的势力。​

此时,吴三桂得知了屠龙令的存在,以及它被藏于清朝龙脉宝藏的消息。他深知,屠龙令不仅是一件神秘的宝物,更代表着无上的权力和统治地位。如果自己能够得到屠龙令,便可以利用它来号令天下,实现自己的野心。于是,吴三桂开始精心策划一场调包屠龙令的阴谋。吴三桂先是派人四处打听龙脉宝藏的具体位置,经过一番艰苦的探寻,终于找到了宝藏的所在地。

原来,多尔衮并未按照皇太极指示将屠龙令收于龙脉宝藏,而是偷偷藏匿。

清军正式入关前,皇太极突然暴毙,多尔衮觊觎帝位却无法平衡各方势力,迫于无奈只能先让幼帝顺治继位,自己实际掌握权利,成为摄政王。然而随着顺治年龄成长,羽翼丰满,多尔衮担心自己终要将权利转交给顺治,因此偷偷藏匿了屠龙令,等待时机,企盼天数有变。

然而顺治绝非等闲之辈,先下手为强,展开了对多尔衮的清算,多尔衮于打猎时突然暴毙,并被顺治帝挖坟掘墓,去除尊号,彻底抹去。只不过顺治也没算到,多尔衮并非没有防备,他早已布下暗桩,一旦自己遭遇不测,就将屠龙令的藏匿之处告予吴三桂。

进入屠龙令真正的藏匿地后,吴三桂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屠龙令。他小心翼翼地将屠龙令取出,然后用一块精心制作的假屠龙令替换了真品。为了确保万无一失,吴三桂还对假屠龙令进行了特殊处理,使其在外观上与真品几乎一模一样,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人也很难分辨出真伪。​

得手后的吴三桂,深知屠龙令的重要性,他不敢将其留在身边,以免引起清朝朝廷的怀疑。于是,他决定将屠龙令藏于无量山洞中。无量山洞位于云南境内,地势险要,人迹罕至,是一个非常隐蔽的地方。吴三桂相信,将屠龙令藏在这里,一定不会被人发现。​

吴三桂调包屠龙令的动机,主要源于他对权力的渴望和对自身命运的担忧。在清朝初期,虽然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,但他深知自己的地位并不稳固。清朝朝廷对他始终怀有猜忌之心,时刻防范着他的一举一动。吴三桂担心,一旦清朝朝廷对自己下手,自己将毫无还手之力。因此,他希望通过得到屠龙令,来增强自己的实力,为自己的未来谋求一条出路。​

此外,吴三桂的野心也是他调包屠龙令的重要原因。他不甘心只做一个藩王,一直梦想着能够建立自己的政权,成为天下之主。屠龙令的出现,让他看到了实现自己野心的机会。他相信,只要拥有了屠龙令,便可以凭借着它的威力,召集天下英雄,推翻清朝的统治,建立自己的王朝。​

吴三桂将屠龙令藏于无量山洞的行为,对当时的局势和他自身的命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从局势方面来看,吴三桂的这一行为,使得清朝朝廷失去了屠龙令这一重要的象征物,削弱了清朝的统治权威。同时,也引发了江湖上的一场轩然大波,许多人开始四处寻找屠龙令的下落,导致江湖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混乱。​

(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)

×